首页资讯点评央行动态文章详细

央行2021年最后一场发布会,谈碳减排支持工作、明年货币政策走向……

外汇网2021-12-31 09:42:13 快审 353

12月30号,人民银行举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公布会。这也是2021年中央银行最后一场公布会。

会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明,房地产企业间的项目并购是房地产行业消解风险、达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从近几年的报告看,现有的10万余家房企中每年全将有将差不多500家的企业进入司法破产重整,这是行业优胜劣汰、达到出清的重要方式。”

对于今年中央银行推行的两项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会上介绍,当前两个工具已经顺遂落地。中央银行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需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动员降低排碳约2,876万吨。他表明,后续人民银行将持续用好这两个工具,激励许多社会资金投放绿色低碳行业,推动科学有序达到碳达峰、碳中和计划。

最近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提议,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孙国峰对此表明,稳上涨和调结构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调结构需求一个总体平稳的宏观环境,而经济结构优化又能够提升经济上涨的平稳性。受于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止的接连过程,所以宏观政策要平衡稳上涨和调结构。”


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855亿元已落地

动员减碳约2876万吨


孙国峰表明,年中央银行并行推行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比例是60%,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支持比例为100%,利率都是1.75%。当前两个工具已经顺遂落地。中央银行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需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动员降低排碳约2,876万吨。

孙国峰表明,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健有序、准确直达的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着重减碳行业的成长,撬动许多社会资金促使碳减排;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七个行业。

谈到两项工具之间的差距,孙国峰表示,两个工具既各有侧重,也有共同点,碳减排支持工具着重支持清洁能源。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着重支持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这是顾虑到我国具有“富煤”的资源禀赋,要“先立后破”、“两条腿走路”,在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期持续支持煤炭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既保障能源提供安全,也有利于科学有序减碳。两个工具共同推动达到碳达峰、碳中和计划。

他同期表示,两个工具供应资金支持的方式都执行“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有关行业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人民银行对于符合需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比例是60%,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支持比例为100%,利率都是1.75%。

“为保障精确性,同期发挥政策的引领示范效应,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需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形,以及贷款动员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信息执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孙国峰称。


稳上涨和调结构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


“稳上涨和调结构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调结构需求一个总体平稳的宏观环境,而经济结构优化又能够提升经济上涨的平稳性。”孙国峰说。

他表明,受于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止的接连过程,所以宏观政策要平衡稳上涨和调结构。务必始终坚企稳中求进工作总风格,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平稳宏观经济大盘,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连续在调结构上做好加法,发挥促使稳上涨的乐观作用。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要统筹兼顾总量和结构。”孙国峰介绍,一面,综合运用多类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足,加强信贷总量上涨的平稳性,维持货币提供量和社会融资范围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差不多匹配,促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另一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乐观做好“加法”,持续实行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做好两项直达工具的转换工作,用好新设立的碳减排支持工具、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行业贷款投放,同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加强信贷总量上涨的平稳性也有奉献。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议的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缓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规划管理等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支持工具接续转换,孙国峰表明,两项直达工具的接续转换有助于金融机构与客户市场化自主商量保持到期贷款,同期乐观挖掘新的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加强连续服务能力,促使普惠小微贷款更深一步增量、降价、扩面。

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20年6月初正式设立。孙国峰表明,在此之前两项直达工具已缓期实行两次,此次执行市场化方式对两项直达工具执行转换,有利于在维持和巩固对市场主体支持强度的同期,用更可连续的方式持续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

据了解,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的具体安排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缓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末,中央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依照余额增量的1%供应资金,激励增长普惠小微贷款。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规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运用,必要时可再更深一步增长再贷款额度。

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安排,孙国峰表明,2022年,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三个“稳”,更深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上涨。综合运用多类货币政策工具,维持货币提供量和社会融资范围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差不多匹配。

二是金融结构稳健优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准确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播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健全顶层设计

引导和撬动许多资金进入碳减排行业


会上,中央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介绍绿色金融有关工作时表示,我国的绿色金融系统启动比较早,在支持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今年绿色金融在标准策划、激励政策、环球合作等层面获得了巨大击穿,为达到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奉献了力量。

王信表明,下一步,金融部门将愈加乐观主动作为,着力做好下方工作一是健全顶层设计,引导和撬动许多资金进入碳减排行业,推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助推标准研制,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三是加深信息披露,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稳健推动天气风险阻力试探。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提高金融体系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活力。五是更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定价作用,以愈加市场化的方法达到碳减排。


房企间项目并购是消解风险

达到行业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会上表明,房地产企业间的项目并购是房地产行业消解风险、达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从近几年的报告看,现有的10万余家房企中每年全将有将差不多500家的企业进入司法破产重整,这是行业优胜劣汰、达到出清的重要方式。”

她表明,对于已经出险和资金周转问题的房企集团持有的优质项目子公司股权或资产,很多行业内的优质私营、国有企业是有买入意向的,这也就相应造成了专门的合理融资服务需求。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并购在防范消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助推行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的乐观作用,同期更深一步强调市场化、法治化风险消解原则,中央银行、银保监会最近出台了《有关做好着重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告》。

邹澜介绍,该份文件从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强度、乐观供应并购融资顾问服务、提升兼并收购服务效率、做好风险管理等层面,激励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效率,为并购营造不错的融资环境,推动消解风险、促使行业出清。

“从长远看,通过并购等市场化方式助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动,有助于高负债企业集团资产、负债双瘦身的同期保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助于引导市场各主体愈加重视项目自身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有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促使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邹澜说。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